内存的基础知识
内存的基础知识
什么是内存?有何作用?
- 内存可存放数据。程序执行前需要先存放到内存中才能被CPU处理–缓和CPU与硬盘之间的速度矛盾。
几个常用的数量单位
指令的工作原理
装入的三种方式–绝对装入
- 在编译时,如果知道程序将放到内存中的哪个位置,编译程序将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。装入程序按照装入模块中的地址,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。
- 绝对装入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。
装入的三种方式–可重定位装入
- 静态重定位:又称可重定位装入。编译、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,指令中使用的地址、数据存放的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而言的逻辑地址。可根据内存的当前情况,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的合适位置。装入时对地址进行“重定位”,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(地址变换是在装入时一次完成的)。
- 静态重定位的特点是在一个作业装入内存时,必须分配其要求的全部内存空间,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存,就不能装入该作业。作业一旦进入内存后,在运行期间就不能再移动,也不能再申请内存空间。
装入的三种方式–动态运行时装入
- 动态重定位:又称动态运行时装入。编译、链接后的装入模块的地址都是从0开始的。装入程序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,并不会立即把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,而是把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。因此装入内存后所有的地址依然是逻辑地址。这种方式需要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的支持
装入的三种方式–动态重定位
从写程序到程序运行
链接的三种方式
总结
- 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动态重定位。动态重定位是一种地址转换机制,它允许程序在内存中浮动,即程序可以被加载到内存的任意位置。在程序执行时,动态重定位器会将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,以便程序能够正确访问内存。
内存的基础知识
https://lzyjx.github.io.git/2023/05/14/内存管理概念/